20170728Offical.jpg

陳建志院長【肌少症講座】

肌肉與年齡的關係與該如何正確測量肌肉量

#肌少症 #BMI還重要 #要健康就來測InBody

過了30歲後 就算您體重沒有變

身體的組成也會慢慢逐漸改變

其中最明顯的差異是脂肪量會逐漸增加 肌肉量會逐漸減少

40歲以後肌肉量是以每一年少8%的速率在下降

而又該如何正確測量肌肉量呢?

快為未來提早做出準備

延伸閱讀請點 >>> https://goo.gl/SpVfRK

A4 父是山 offical site.jpg

快預約元氣父是山方案(https://goo.gl/uyyr6B)

精密儀器測出您的肌肉脂肪比,正確調整自己的健康。

#不用再怕感恩說不出口 #父親節 #我愛老爹

20170720 Offical.jpg

陳建志院長【肌少症講座】

告訴您肌肉量的篩檢為何比BMI還重要

#肌少症 #BMI還重要 #要健康就來測InBody

 

肥胖的人很明顯得比太瘦的人死亡風險大很多

但是到了50歲以上

太瘦的人反而他的死亡風險是比肥胖的人高

光是肌肉量的多寡就影響死亡存活率的高低

所以其實BMI並不適合單獨做為健康篩檢的標準

50歲以上肌肉量的篩檢 遠比BMI還重要

延伸閱讀請點 >>> https://goo.gl/SpVfRK

A4 父是山 offical site.jpg

快預約元氣父是山方案(https://goo.gl/uyyr6B)

精密儀器測出您的肌肉脂肪比,正確調整自己的健康。

#不用再怕感恩說不出口 #父親節 #我愛老爹

20170711-2.jpg

「睪固酮」即是所謂的「男性賀爾蒙」,是男性體內雄性素中最重要的成分,由睪丸的萊狄氏細胞製造,成年男性成年每天製造睪固酮5、7 mg,缺乏睪固酮不會危及生命,然而男性特徵發展及性功能正常運作就一定需要它。 

 

「睪固酮低下症」在中老年男性是常見的,也稱做「男性更年期」。在台灣40歲以上的男性每五人就有一人有睪固酮缺乏的問題,而40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清中睪固酮濃度約以每年0.4~2.6%的速率遞減。除了年紀影響外,不健康的生活形態如吸菸、酗酒、藥物濫用或壓力也可能造成睪固酮濃度減少,且男性睪固酮低下患者中,57%有代謝症候群的問題,反觀睪固酮正常的男性只有25%有代謝症候群。

 

當睪固酮偏低,一開始會有睡眠困擾、情緒低落、易怒、性生活頻率減少等現象產生,短期性不足會擾亂身體血糖的新陳代謝,引起肥胖、腰圍粗與糖尿病等問題。而如果長期不足,則可能使人提早罹患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攝護腺癌、憂鬱症及躁鬱症等病症。

 

而想知道自己是否已邁入了更年期,第一步可先從性能力開始進行觀察,再者能透過一般自我檢測量表來做初步評估,但最準確的方式,是抽血檢驗,當血液中睪固酮濃度小於300ng/dL時,便可視為男性性腺功能低下症,即為診斷為男性更年期的依據。

 

上了年紀身體狀況本來就會老化走下坡。但事實上,這些走下坡現象,都可能與男性睪固酮分泌濃度直接相關,成為影響男性生理活力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對中老年男性的健康與生活品質產生重大的影響。

A4 父是山 offical site.jpg

除了腸胃鏡,更針對現代男性最容易好發之各項疾病所設計喔!

#不用再怕感恩說不出口 #父親節 #我愛老爹

20170717 final.jpg

攝護腺是男人特有的器官,位於膀胱出口處,,包圍著尿道、在直腸前方,是一個腺體,負責分泌前列腺液、貯精囊液、精子等在攝護腺部位的尿道混合,它所分泌的攝護腺液佔精液總重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1.jpg

一般來說人體器官在老化後會呈現萎縮之現象,但攝護腺卻恰恰是相反,會出現良性增生的變化,亦即所謂的『攝護腺肥大』,超過 50 歲的男性有過半都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到了70歲以上更高達8成,這麼高的比例可以說是有一天不能不正視的問題。

 

通常可以自我診斷是否有已下現象:

1.小便次數增加

2.小便時無法及時排出

3.尿液微弱無力時而中斷

4.小便後總會留下一些無法解乾淨的餘滴

5.小便後仍覺得有尿意

6.常尿急甚至無法控制而溢出

 

有以上狀況若已到影響生活狀況,務必看診藉由以下幾種檢查方式,來做疾病的確診:

  • 尿液檢查
  • 肛門指診
  • 血液PSA檢查
  • 攝護腺超音波
  • 尿動力學檢查

 

而如何預防比較好呢?應避免憋尿或一次喝太多水,以免急著解尿,睡前避免飲用多量含利尿成份的飲料, 如咖啡、茶或啤洒,不吃刺激性食物,例如酒、辣椒等,以免交感神經收縮更厲害,若有發燒、解尿疼痛或解不出尿的情形,應立即就醫,提醒切勿因為身為男性而羞於檢查,健康的身體才是幸福之本。

A4 父是山 offical site.jpg

除了腸胃鏡,更針對現代男性最容易好發之各項疾病所設計喔!

要檢查攝護腺,就選擇元氣父是山套組!

使用攝護腺超音波,讓肥大問題無所遁形,朝健康直行。

 

20170630.jpg

有些人很排斥抽血檢查,常見原因除了怕痛之外,不外有三個,一個是血管不好抽,一個是每次抽血會暈針,還有一個是每次抽血很容易瘀青。

 

  • 抽血可以先做的準備
    有些人由於血管較細或皮下組織較厚實,造成手臂的血管並不明顯,這種情況在天氣轉涼或寒流來襲時,由於血管遇冷會收縮,更是雪上加霜。此時醫檢師往往會先用酒精來回擦拭,或局部摩擦熱敷,或輕輕拍打,來幫助目標部位的血管擴張。通常我會建議這些民眾在抽血前幾天有空就做做握拳伸展運動,抽血當天出門前先在家讓雙手泡泡熱水,衣著宜寬鬆、不要穿袖口過緊過小的衣服,以免影響血液的流動。抽血時請儘量放輕鬆,一來心情越害怕緊張、血管也越容易收縮;二來抽血時心態如臨大敵,不僅對自己造成困擾,也對抽血人員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反而容易失手、增加抽血失敗的機率。

 

  • 抽血都抽手臂的哪些位置?
    一般來說,抽血會優先抽手肘關節的靜脈血管,因為這裡的血管較明顯、管徑較大、也相對的比較不會痛。如果手肘處不明顯,便退而求其次,找前臂或手背等處。但有些血管禁止抽血,像洗腎病人裝有人工血管的手、乳癌患者手術後病灶同側的手,都不適合用來抽血。所以這些民眾在抽血前務必要先告知醫檢師,選擇另一手或其他位置的血管。此外,正在打點滴的手也不適合,因抽血檢體可能混有點滴的成分,影響檢驗數據的正確性。

 

  • 抽血非得綁止血帶嗎?
    抽血前會在抽血位置的上端先綁上止血帶,並要求同側的手輕鬆握拳,主要的作用是為了讓您的靜脈回流受阻,讓目標血管明顯突出,抽血者下針會更有把握,抽血的過程也會更為順利。有人問說抽血一定要綁止血帶嗎? 這倒也未必,不過除非是受檢者的血管非常粗大,或是醫檢師有100% 的把握,否則還是建議綁上止血帶。在一切準備就緒、準備下針的同時通常會請你深呼吸,這樣有助於轉移注意力及放鬆心情。當開始抽的時候可正常呼吸,但仍請保持握拳姿勢不要突然鬆開或亂動,以免血管位移讓原本插進血管內的針頭又移出血管外,那就只好重新再扎一針了。

 

  • 抽血太緊張怎麼辦?
    有些人容易暈針,通常是因為焦慮、緊張加上空腹禁食等因素的刺激,造成迷走神經過度反射而導致瞬間心跳減緩、心輸出量降少、血壓降低,引起暫時性腦部血流量減少,從而發生暈厥的現象。無論任何人抽完血後只要覺得頭暈、冒冷汗,一定要儘早告知醫檢師,並於現場坐靠在椅背上或躺下來稍做休息,直到不再頭暈為止。千萬別勉強站起來,以免眼前一黑、雙腳一軟,意外跌倒而導致踫撞受傷。如果過去曾有嚴重暈針現象的人,抽血前一定要事先告知,必要時可選擇用躺臥的方式來抽血。

 

  • 抽完後要注意什麼?

    抽血後,醫檢師會在傷口上壓一個無菌棉球,再貼上透氣膠帶,此時請直接用另一手的手指局部加壓五至十分鐘。千萬不要揉,因為揉了可能影響局部傷口的血液凝結,反而不易止血及造成皮下瘀青。除了醫檢師技術的考量外,有些民眾的血管確實較為脆弱、缺乏彈性,往往一針下去就容易血管破裂滲血。建議這些民眾當場壓迫至少十分鐘以上,回去先冰敷消腫,待隔日消腫之後再以溫水熱敷來減少瘀血的程度。

    預約方式

    ● 電話:手機市話直接播打02-5556-6789  #214、#215

     點此加入Line@ 點我加入FB粉絲團

創健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