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食物中的脂肪經由小腸分解吸收後,在腸壁與肝臟細胞內合成各種脂蛋白,各種脂蛋白主要是由不同比例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所形成,供應身體各組織器官利用或貯存。血液中的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濃度過高時稱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動脈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會增加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機率。
(二)原因
原發性:與遺傳有關。
續發性: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低下、酒精、腎病症候群、腎衰竭、藥物、過度飲食等。
(三)脂蛋白分析
臨床上血液中的膽固醇可分為兩大類,即所謂的高密度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即俗稱之「壞」膽固醇,這類膽固醇容易沉積於動脈血管壁上造成心臟及周邊血管的硬化阻塞。高密度膽固醇即俗稱之「好」膽固醇,這類膽固醇可以幫忙清除周邊血管內過剩的油脂,減少動脈血管的硬化阻塞,對心臟血管有正面的保護作用。
(四)飲食原則
1. 維持理想體重,控制熱量的攝取、少吃油炸、煎、炒的食物,以及豬皮、雞皮、魚皮等。
2. 炒菜宜選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品,如葵花子油、紅花子油、橄欖油等;避免使用多元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品,如豬油、牛油、奶油等。
3. 多選用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如燕麥、糙米等全穀類、未加工的豆類、蔬菜、及水果等。
4. 戒菸、酒、並適度運動。
5. 要減少攝取過多的含精緻醣類食物及飲料。
6. 多攝取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如秋刀魚、鮭魚、白鯧、鮪魚、鯖魚、鰻魚及牡犡。
7. 不宜過度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