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突發性的出血或缺血,導致顱內局部受到壓迫或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細胞損傷,引發身體功能暫時性或永久性受損。如肢體癱瘓、語言障礙、大小便失禁、意識昏迷、甚至造成死亡。
(一)原因
1.出血性疾病(腦出血):腦出血大部份的原因是因高血壓引起的血管破裂。
2.阻塞性疾病(腦梗塞):是原先存在血管壁的斑塊脫落後阻塞所引起;血管硬化、血液成分之變化與血液動力的改變等問題均可能造成。
(二)危險因子
高血壓(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糖尿病、心臟疾病(例如:心律不整、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缺血或梗塞)、陳舊性腦中風、肥胖、高血脂症、長期抽菸、長期酗酒、年紀大、使用口服避孕藥等。
(三)症狀
腦中風絕大多數都是突然發作,進行的速度很快,在數分鐘到數小時內,即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或運動障礙。如︰意識不清、肢體無力或麻痺、頭痛、眩暈、視力模糊、記憶力受損、言語不清甚至無法說話、嘴歪、眼斜、流口水、嘔吐、步態不穩、性格改變、大小便失禁。
(四)預防
1.定期健康檢查
40歲以上,每年至少要做一次全身檢康檢查。
2.監測血壓
每星期至少量一次。最好自備血壓計,每日測量並作紀錄,就醫時提供醫師參考。感覺身體不適時,亦應量血壓,於就醫時提供醫師參考。最好在每天同一時間、休息狀態、情緒平和時測量。活動多、情緒不穩、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都會影響血壓。
3.均衡飲食
盡量減少攝取高膽固醇、高飽和脂肪的食物、盡量減少攝取鹽、糖、油。
4.規律生活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疲勞。
5.規律運動
在體能可忍受的範圍內運動。每天進行緩和的運動至少30分鐘。
6.保持情緒穩定
避免緊張、焦慮、憤怒等狀況。
7.盡量避免突然寒冷或高溫的刺激。
8.如有慢性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等,應配合醫師指示,規則就醫,長期控制。
(五)緊急處理
1. 不可隨意移動病人,若必須搬動位置,則務必固定頸部。
2. 保持呼吸道暢通,注意清除痰及嘔吐物,將病人臉部朝向側面。
3. 不要餵食任何東西。
4. 保持環境安靜及通風,室內光線不要太亮。
5. 衣服要寬鬆,解開束緊的衣物如:領帶、皮帶、胸罩等。
6. 注意病人大小便失禁,應清潔其排泄物。
7. 儘快聯絡醫師或119緊急呼救。
(六)治療
腦中風的病人應視其病情之不同而做不同的藥物與物理治療,但其復原能力差異頗大,須視其受傷部位及程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