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補帖

2. 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於胰臟所分泌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無法在身體細胞內發揮作用,使醣類代謝異常,造成血糖過高,並導致蛋白質及脂肪的代謝發生混亂,此稱為糖尿病。

(一)糖尿病診斷標準: 下列三個之中只要有一個成立,即為糖尿病:

1. 典型糖尿病症狀如多尿、口渴、無法解釋的體重減輕,再加上任何一次血漿葡萄糖濃度大於等於200mg/dl。

2.空腹至少八小時,血漿葡萄糖濃度大於等於126毫克二次以上(含二次)即成立。

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二小時血漿葡萄糖濃度大於等於200毫克二次以上(含二次)即成立。

      正常人的飯前血漿血糖值70到100mg/dl,而飯後兩小時血糖值為80到140mg/dl之間。而空腹血漿葡萄糖值介於100到125mg/dl之間的病患,稱為空腹血糖異常;在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兩小時血漿血糖值在140到199mg/dl之間的病患,稱為耐糖異常。此兩種為糖尿病前期,亦應積極使用飲食和運動治療。

(二)症狀

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少):多尿-- 小便量、次數多;多喝-- 易

口渴;多吃-- 易飢餓,而吃得多、體重卻減少。

(三)併發症(急性與慢性兩大類)

糖尿病之急性合併症

1.低血糖:產生飢餓、發抖、冒汗、心跳加快、無力、頭暈、嘴唇麻等症狀,若不立刻服用含糖食品,甚至會意識不清、抽筋、昏迷。所以當病人意識清楚,應立即給予含糖食品,若10-15分鐘症狀未解除,則應立刻送醫。

2.高血糖急症:包括”酮酸中毒”和血糖飆高(有時會超過1000mg/dl)而且意識不清之「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性昏迷」,應立刻送醫治療。

糖尿病之慢性病合併症

1. 大血管病變:腦、心臟及足部等部位的動脈硬化會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及足部病變;足部血液供應少,會造成間歇性跛行、足部冰冷、感覺異常、足部容易感染、傷口癒合慢。約有一半之截肢病患為糖尿病患者。

2. 眼睛的病變:糖尿病是造成失明的主因,常見得病變有白內障、視網膜病變、青光眼。

3. 神經病變:包括自主神經或週邊神經短期或長期受損。引起心悸、腹脹、便秘、腹瀉、失禁、小便困難、姿態性低血壓、性功能障礙、手腳發麻及感覺遲鈍等症狀。

4. 腎臟病變:引起水腫、蛋白尿、血壓上升等症狀,甚至因腎衰竭引起尿毒症,
       造成需要終生洗腎。

(四)預防

1. 家族有糖尿病史時,應及早定期健康檢查。

2. 發現有糖尿病症狀時,應立即檢查。

3. 維持理想的體重。

4. 適當運動,以利於消耗體內的糖份與熱量。

5. 飲食控制,可參考糖尿病飲食參考表。

(五)治療

1. 飲食原則:定時定量、不隨意增減食物、選擇少油、少鹽、不加糖、不勾芡、多纖維食物。

2. 運動原則:運動是維持身體功能最好的方法,促使血糖更穩定。依身體狀況做適度的運動,選擇飯後1-2小時,持續30分鐘,一週至少三次。

3. 依醫師指示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勿隨意更改劑量及用法,否則易有高血糖、低血糖、藥物過量反應。

糖尿病飲食參考表

禁食

1. 含精緻糖的食物如:糖果、煉乳、蜂蜜、汽水、可樂、養樂多、罐頭水果、果醬、果凍、蜜餞、冰淇淋、奶昔、中西式甜膩糕餅點心…等,以及加糖烹調的菜式,如:糖醋、蜜汁、茄汁、醋溜…等。

2. 富含油脂的食物,如富含動物性油脂之:豬油、牛油、奶油、肥肉、皮脂、豬腸、蹄膀等。以及任何油炸、油煎、油酥等油膩食物和使用椰子油、棕欖油、氫化奶油等油脂製成之糕餅點心。

3. 太鹹的食物如:醃漬物、醬菜、罐頭及加工食品。 

少食

1. 富含植物性油脂的食物:花生、腰果、核桃、瓜子等堅果或核果類。

2. 糊化過度的食物:稀飯、冬粉、粉圓、西谷米、勾芡等食物。

3. 過度調味的中西式糕餅等點心食品。

可食

1. 主食類:推薦全榖類、芋頭、蕃薯、馬鈴薯等應列入主食類代換。

2. 奶類:建議以低脂、脫脂奶為主。

3. 蛋類:每天可以攝取一個蛋黃。

4. 魚、肉類:瘦肉部分遵照飲食計劃食用。

5. 豆製品:指黃豆製品。

6. 蔬果類:充分攝取新鮮蔬菜,優先選擇甜味較低的水果種類。

 

預約方式

● 電話:手機市話直接播打02-5556-6789  #214、#215

 點此加入Line@ 點我加入FB粉絲團

創健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