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乳酸脫氫酶LDH
LDH是一種和葡萄糖代謝有關的酵素,存在於身體各器官組織,幾乎身體各處的細胞受到傷害或死亡都會釋放出LDH。在人體的分佈尤以肝、心肌、腎、肌肉、紅血球等部位較多。值高時表示可能患有肌肉損傷、肌肉發炎、心肌梗塞、肺栓塞、肝臟損傷、白血病、貧血或癌症,通常需配合其他檢查項目一起做判斷。
2.肌酸激酶CPK
CPK是在骨骼肌及心肌等肌肉細胞的能源代謝上擔任重要任務的酵素。數值偏高時可能是肌肉外傷、肌肉發炎、肌肉發育不良、狹心症、心肌梗塞、腦梗塞等。
3.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 hs-CRP
C-反應蛋白(CRP)是由肝臟細胞所產生的特殊蛋白,是發炎反應的指標,當身體有受傷、感染或急性發炎疾病、局部缺血導致組織壞死時,血液中的濃度會升高許多倍。敏感性C-反應蛋白(HS-CRP)可偵測出血液中CRP的微量升高,近來被視為罹患心臟血管疾病風險的指標性檢查之一。臨床判讀時應先評估受檢者是否有明顯的發炎、感染等因素干擾,如果沒有,則須考慮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的發作。
4.同胱胺酸 Homocysteine
同胱胺酸(Homocysteine)是一種存在於血液中的少量胺基酸。過量的同胱胺酸是血管病變的危險因子,容易造成血管硬化、血管上皮損傷、刺激發炎反應及血管栓塞,導致中風、心肌梗塞、肺動脈栓塞和腿部深層靜脈血栓等疾病。所以同胱胺酸也被視為罹患心臟血管疾病風險的指標性檢查之一。
大部分同胱胺酸過高都是飲食攝取葉酸及維生素B群不足的緣故,可經由補充葉酸及維生素B6、B12 來改善。
5.脂蛋白(a) Lipoprotein(a)
脂蛋白(a)可視為獨立的心血管風險指標,脂蛋白(a)過多會影響血栓的溶解,促進低密度膽固醇斑塊的形成,增加心肌梗塞的發生機會。
6.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
纖維蛋白原亦為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指標性檢查之一。過多會增加血栓形成及阻塞性腦中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