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鈉Sodium
鈉具有調整身體水份的功能。當嚴重急性腸胃炎或大量出汗等導致明顯脫水,腎上腺皮質醛酮素分泌過多、庫欣症候群…等導致鈉滯留,皆可能造成血鈉增加;反覆嘔吐腹瀉、長期服用利尿劑導致鈉流失,過度限制鈉鹽攝取,或是心臟衰竭、腎功能異常、肝臟病變…等可能造成血鈉減少。
2.鉀Potassium
鉀和肌肉、神經傳導有關。當急性外傷、燒燙傷、尿毒症、細胞大量壞死時會使鉀離子升高;營養不良、代謝性鹼中毒、急慢性腹瀉時,鉀離子會減少。
3.氯Chloride
氯對體內各組織供給氧氣扮演重要功能。當尿路阻塞或脫水時,氯會增高。通常氯降低時,也會伴隨著血鈉下降。
4.鈣Calcium
鈣和骨骼及牙齒形成、神經刺激的傳達及血液的凝固等有關。當罹患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維生素D中毒、惡性腫瘤時,血中鈣會升高;當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維生素D缺乏、營養不良、慢性腎功能不全…時,鈣會減少。鈣離子常與磷(Phosphate)同時判讀。
5.磷Phosphate
磷升高可能為副甲狀腺功能低下或慢性腎功能不全,磷下降可能為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維他命D過剩;若磷與鈣同時升高,則可能為惡性腫瘤,若磷與鈣同時下降,則可能為軟骨症或維他命D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