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尿酸是體內細胞核酸-「普林」代謝的最後產物。血清中尿酸來源80%是體內胺基酸、核酸等分解而來,而20%是由含普林或核蛋白的食物代謝而來。體內普林經由肝臟代謝形成尿酸,最後由腎臟將尿酸隨尿液排出體外,正常人每天約產生750毫克尿酸,其中約500毫克由腎臟排泄,其餘經膽汁由大腸排出體外。當男性每100毫克血液中的尿酸值在7毫克以上,女生在6毫克以上時,便稱為高尿酸血症。
(二)症狀
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初期可能沒有症狀,後期可能發生痛風性關節炎痛、腎臟結石、腎病變等。一般而言,痛風最常發生在腳的大拇趾關節,造成關節周圍紅腫熱痛;其次為踝關節、膝關節等。但不是每一個高尿酸血症者均會出現痛風的症狀,只要多注意飲食,使尿酸值下降,就可防止痛風。
(三)高危險群
1. 遺傳:家族中有痛風和尿酸過高者,子女發生率為一般人的10倍左右。
2. 性別:一般男性多於女性,但女性停經後痛風之發生率也隨之增加。
3. 年齡:好發於40~60歲的中年人,目前發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
4. 肥胖:因肥胖者容易出汗而使小便量減少,尿酸結晶便積聚於體內。
5. 飲食:高普林飲食、暴飲暴食及喝酒過量均易使尿酸值增加。
(四)治療
急性期發作時,以減輕疼痛,舒緩發炎為目標。不發作時,宜控制普林攝取量,避免尿酸偏高引起急性發作,必要時投以藥物,再輔以飲食控制。
(五)保健原則:宜採低普林飲食
1.不宜快速減重:減重時每月以減少1公斤為宜,減重過速,組織會快速分解而產生大量普林,引發急性發作。
2.避免飲酒及減少高脂肪食物。
3.多喝水:每日至少喝2000c.c.以上的水,以利尿酸排泄。
4.食物種類(參考附表):痛風患者於急性發作時,宜選擇含量分類表中第一
食物為佳。非發作期時,可選擇第二組食物,但仍不宜多食。至於第三組食物,痛風病患不宜選擇。